因油价上涨运费调价函文本怎么写-因油价上涨运费调价函文本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按照历年的规律来看,3~4月往往是消费的淡季,对应的蔬菜肉类价格走低,但今年是个例外。
一方面是疫情等原因引发的全球通胀开始向下传导到食品端,另一方面俄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了市场看涨的情绪,随着能源、粮食等原料价格上涨,增加了食品成本。
国内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表现为米面油、蔬菜、肉类等价格接连上涨。
1、菜价大涨
当前的菜价确实并不低,有的甚至比肉还贵,就连比较易储存的土豆都涨到了接近3元一斤了,其他不易储存的绿叶菜涨幅就更大了。
比如像黄瓜、蒜苔、菠菜、尖椒等都有比较大的上涨,甚至有的比春节时期还要高。
总体来说,蔬菜的价格上涨主要受3点的影响:
一是一季度以来气温总体偏低,使得蔬菜生长比较缓慢,上市量自然下降;
二是疫情导致的运输受阻,一些蔬菜本身就存在运输不畅的问题,再加上疫情交通受阻,导致产地与市场中断;
三是油价“7连涨”,运输成本无疑也被推高了。
所以最终表现为我们的“菜篮子”越来越“重”了。
2、肉价小涨
相比蔬菜,肉类价格的涨幅并不是太夸张。
比如牛羊肉价格一直坚挺,和春节时期差不多,没怎么降。
而鸡蛋价格也在经历了短暂的回落之后又有了上扬的苗头。
不过,要说便宜的只有猪肉了,受产能高位、消费低迷的影响,猪肉价格确实没怎么涨。
但综合来看,肉价是有小幅上涨的。
而肉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还是受疫情影响运输不畅,使得产销不均,产地往往价格便宜,而销区却较贵。
3、米面油涨了
在米面油中,涨幅最大的就要数食用油了。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乌克兰暂停了葵花籽油的出口。
而乌克兰的葵花籽油出口量占全球的80%,因此一旦暂停影响较大,全球多国出现了“油荒”。
比如西班牙已经开始对食用油进行了限购,每人只能购买5升,而印尼也开始排队抢购食用油。
而国内方面,无论是大豆油还是葵花籽油,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也都超过了50%。
米面的价格也有小幅上涨。
尤其是今年小麦价格可谓是频频上涨,最高时突破了1.7元/斤,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因此带动面粉价格也有一定涨幅,一袋面粉涨了约20-30元。
不过鉴于米面是绝对的口粮,而这种涨幅主要是成本增加导致的,并不是供求关系的波动,因此后续上涨的空间基本很小了。
4、生活用纸也涨了
随着吃喝上涨,一些生活用品也出现了上涨,例如生活用纸。
3月底时,各大纸业纷纷发布了调价函,文化纸和生活用纸都出现了上涨。
例如,晨鸣纸业在3月底时宣布将其系列产品价格上调300元/吨,而太阳纸业也将生活用纸原纸的出货价格上调了300元/吨,累计近一个月内涨幅达到了500元/吨。
纸张上涨的原因主要是上游木浆价格上涨引起的。
中国对进口纸浆依赖度较高,木浆进口的依存度就在60%以上。
而受全球市场波动以及能源价格走高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监测,3月上旬时,全国流通领域纸浆价格为7009.8元,相比1月份上旬时为6111.6元,2月内涨幅就达到了14.7%。
不过,生活用纸经常会搞促销活动,所以对大众来说,对于价格上涨并不敏感,而肉类也因为消费低迷所以也感觉不明显。
但是人们普遍对于菜价的上涨有比较明显的感觉,不过蔬菜的上涨往往很难持续,后续随着天气的回暖,上市量的增加,这种局面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油价下调了,请问燃油附加费有降吗?
通常国际油价上涨利好的是原油生产和销售的公司。
油价上涨收益股:
上海石化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石化”),英文名Sinopec Shanghai Petrochemical Company Limited。位于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占地面积9.4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高度综合的现代化石油化工企业之一,是中国发展现代石油化工工业的重要基地。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公司注册资本2316亿元,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煤炭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炼制;成品油储存、运输、批发和零售;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新能源、地热等能源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咨询、施工、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研发、制造与销售;电力、蒸汽、水务和工业气体的生产销售;技术、电子商务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有关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对外工程承包、招标采购、劳务输出;国际化仓储与物流业务等。
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或“中石油”)是于1999年11月5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组过程中按照根据《公司法》和《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是国有企业,是中国销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泰山石油
中国石化山东泰山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山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批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3年12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公司前身山东石油公司大会堂发分公司,成立于1953年6月。1992年10月始进行股份制改组,1992年12月8日至93年1月8日发行内部职工股520万股,社会公众股4680万股。1993年3月8日,“山东泰山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2月15日“鲁石化A”在深交所上市。 2000年6月,山东省国有资产管理局将持有的国家股划转给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石化山东泰山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在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现有注册资本480,793,300。
准油股份新疆准东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准油股份”),系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持续改制、主辅分离过程中,由整体改制分离的员工发起组建的企业。2001年6月,新疆准东石油技术有限公司在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成立,2003年12月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天利高新
新山子天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系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新政函[1999]103号),由新山子天利实业总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房地产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大高新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于1999年4 月28日注册成立。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证监发行字[2000]161号) ,公司于2000年12月6日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6,000万股,并于2000年12 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近期生活必需品出现“2涨2降”,钱包“紧”了还是“松”了?
伴随国家发改委正式下调成品油零售价,深圳93号汽油降到了8.1元/升。此举意味着距离上次燃油附加费上涨不足两月,深圳红绿出租车燃油附加费重回下调的联动区间。
发改委油价调价通知甫一发布,立刻引起深圳坊间热议。深圳市发改委和交委是否将顺势迅速下调红绿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成为广大市民的关注焦点。对此,南方日报记者昨日第一时间致函两相关部门,但两部门均明确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3月21日,深圳市发改委、市交委两部门一纸通知,就直接跳过两个月观察期,将深圳红绿出租车燃油附加费调整至高一级别的调价区间,即红色出租车上涨至4元,绿色出租车上涨至3元。
在燃油附加费上涨的当天,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接受南方日报独家采访时回应:“今后如果油价下降,本着对乘客和经营者负责的态度,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市发改委和市交委将第一时间启动燃油附加费价格下调程序”。
但记者昨日致函市发改委,该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有最新情况,将第一时间通知媒体,但对于记者提出的具体问题,则表示暂无回应。同时,市交委相关人员回应与其一致。
逾九成市民期待附加费下降
昨日至记者截稿时,一项就“深圳市出租车燃油附加费该不该降”发起的网络投票显示, 102名参与投票的市民中,九成以上市民认为燃油附加费应该下调。另外,超过两成市民认为,深圳市发改委、市交委应该为他们的行政错误决定买单。
“每次油价一涨,它就跟着涨,难道油价跌,不应该跟着跌吗?”市民韩先生质疑。市民杨先生则表示,出租车燃油附加费已经降到3元区间,涨的时候那么快,降的时候是否也可以快一些?“不要涨的时候是光速,跌的时候是龟速。”市民黄先生表示。
市民王**则直接在微博中,向市发改委讨要这两个月乘坐出租车时多支付的燃油附加费:“3月份油价上涨时,深圳发改委以闪电速度上调了出租车燃油附加费,直接跳过听证规定的两个月观察期,理由是‘油价不会降’。现在油价降了,预言‘油价不会降’的深圳发改委,因为你的单方面毁约,导致我自3月20日起至今26次打车支付了额外的燃油附加费26元,现要求归还!还钱!”
然而,仍有不少市民对燃油附加费下降缺乏信心,“我敢打赌不会主动下降。”市民刘先生表示。市民舒**也认为,“油价再怎么降,深圳收的4块钱燃油附加费都不会下调!”
4元或3元 “的哥”也犯难
昨日至记者截稿时,深圳“红的”仍在收取4元燃油附加费。记者昨日在深圳街头随机采访多家出租公司“的哥”。“的哥”称,早上听收音机已知道油价降价的消息,但仍未收到公司群发的调低附加费通知,因此今天仍向乘客收取4元附加费。
“今天我载的大部分乘客一上车就问我这个事情,我也不坚持了,他们愿意给多少就给多少。”王师傅说得有些埋怨。记者注意到,部分受访司机跟王师傅持类似观点,特别是附加费增加到4元之后,他们不会过度坚持要向乘客收取足额附加费,导致深圳目前附加费收取数额存在混乱。
据了解,3月底的燃油附加费上调,“的哥”们的收入应该会有适当提高,但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部分司机对燃油附加费的上调并不以为然。原因是附加费增加导致客源减少。“附加费加了1块钱,吓跑了一部分乘客,有些市民出门短途都不愿意打车了,每天收入少了二三十块钱,生意反而更难做。”刘师傅告诉记者。
专家:政府应该提高决策透明度
“既然此前附加费已经上涨,现在相关部门就应该马上做出反应,出台相关补救措施。”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委委员吴立民对于3月底相关部门的处理方式颇有微词,他表示油价运价联动机制早已设定好,但短短数日,议事规则就被制定机制的主体打破。
吴立民表示,现在老百姓的目光已经聚集在政府身上,希望看到部门对此事的迅速反应。在事已至此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就要立刻做出调整,“建议马上降价,最基本应该表态,称再次启动联动机制,进入两个月观察期。”
本次油价下调至3元附加费联动区间,可谓相关部门始料未及。吴立民认为,本次事件起到对政府部门的一次警醒作用,“执政方应该从中得到启发,日后在决策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程序,认真调研、认真考虑,才能提升政府形象,还信于民。”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郑方辉对本次事件的观点与吴立民相似。但郑方辉也从政府角度对事件作出解读:“政府决策,站在代表社会多数群体的角度,许多决策的出台,都有其更深远的考虑。”
郑方辉认为,在全国范围看来,深圳市政府的开明程度是名列前茅的。他建议,如有条件,希望政府日后能把决策过程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让老百姓对政府工作心中有数。
链接:
深圳油价运价联动机制
根据原深圳市物价局、市交通局《关于优化我市出租小汽车运价结构和油价运价联动机制的通知》的相关规定,“红黄的”以油价每次变动0.87元/升为一联动区间。当油价进入每升5.65元至6.52元区间时,每车次向乘客加收1元的燃油附加费;当油价进入每升6.53元至7.40元区间时,每车次向乘客加收2元的燃油附加费,当油价进入每升7.41至8.28元时加收3元燃油附加费,8.29至9.16元时加收4元。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随着五一节后,生活工作恢复常态,市场也渐渐恢复常态。
相比之前三四月份,一些生活必需品价格也出现了回落,但还有一些因为上游原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却面临涨价的风险。
我们收藏一下,最近有哪些必需品降价了,又有哪些涨价了呢?
1、蔬菜价格降了
其实在五一假期的时候,蔬菜价格就出现了回落。
近期,菜价进一步下滑。
从数据上来看,截至上周,全国蔬菜批发市场平均价格为4.10元/公斤,比上周下降7.0%。
降幅较大的比如菜花,降至4.14元/公斤,环比下降了13.8%;青椒降至5.51元/公斤,环比下降了13.6%,大白菜降至2.12元/公斤,环比下降了11.9%。
菜价走低一方面是进入5月份以后,蔬菜生长加速,供应增加,再加上疫情备货量增加,也使得蔬菜供应增加,总体价格就走低了。
不过我们也发现,虽然菜价走低,但是相比去年同期的价格仍然要高出不少。
比如,菜花虽然降了不少,但去年同期时价格为3.12元/公斤,与今年相比,当前的价格同比去年仍然高出了32.6%;而大白菜在去年这个时候价格为1.54元/公斤,也比现在的2.12元/公斤低不少。
所以总体菜价与去年相比的话仍然偏高,这主要是因为今年油价等大涨,使得运输成本明显增加,再加上人工等成本都有所增加,所以总体价格比去年均有所上升。
2、部分水果开始降价
当前正处于一个水果交替上市的时候,柑橘、草莓等水果陆续退市后,西瓜、荔枝等迎来上市,刚上市时价格自然不便宜,但是最近也开始陆续下跌了。
比如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荔枝,刚上市时卖到几十元一斤,但是随着上市渐渐增多,荔枝价格开始下跌。
产地价格从十几元降到了几元一斤,零售价也跟着有所下滑,预计随着集中上市期的到来,后期价格还会有回落空间。
再比如西瓜,最近也开始降价。
之前西瓜要卖到5-6元/斤,现在基本在3-4元/斤,马上快到了西瓜批量成熟的季节了,到时候价格还会继续下降。
时令水果往往就是这样,刚上市时由于量少所以价高,但是随着批量上市以后,价格很快就会降下来。
3、猪肉价格涨了
在降价的同时,有些商品也出现了涨价。
比如,曾经比菜还便宜的猪肉,近期价格就有所上涨了。
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近期随着生猪价格的大涨,使得猪市情绪全面走高,再加上疫情使部分地区交通受影响,造成区域性供给不平衡;
二是受疫情囤货影响,猪肉等消费增多,使得消费增长。
当前大部分地区猪肉价格均出现了回升,普遍涨至13-16元/斤。
不过后期猪肉价格再上涨的动力并不太足,一方面是消费增长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今年猪肉产量仍在高位。
4、卫生纸又要涨?
在能源、粮食、大宗商品等频频涨价的时候,近日纸业也发出了预警。
全球最大的纸浆生产商苏萨诺纸业和纸浆公司前不久就曾发出警告,称全球纸浆库存正在大幅下降,随时可能会出现供应中断,而一旦这种情况继续持续,很可能将导致纸巾以及卫生纸等必需品的价格将出现上涨
纸张价格上涨主要是2方面原因:
一是纸浆供应持续紧张。
俄乌冲突爆发后,使得俄罗斯的木材贸易被中断,而俄罗斯是重要的木材供应商,这使得纸浆供应出现紧张。
据悉,去年全球纸浆年均库存为41天,而目前的库存已低于这一水平。
二是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以及运费、油价的上涨,也增加了纸浆价格成本,使得纸浆价格不断上涨。
其实纸张涨价并不是刚发生的,在今年3月底时,国内各大纸业就曾纷纷发布了调价函,对文化用纸以及生活用纸都进行了调价,调价幅度在300-500元/吨不等。
我国对进口纸浆依赖度相对较高,木浆的依赖度就高达60%以上。
纸浆价格不断走高,也使国内纸业生产成本增加。
不过,目前国内用纸方面还未反应到终端市场,因此还未出现调价现象。
不过如果纸浆成本一直持续上涨,有可能会进一步向下游传导。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